My Group Story バレーボールチーム
系排在我大學階段的重要性如同魚不可沒有水、鳥不能沒有羽衣般存在。
然而,在低年級的我,卻永遠不會穿著球衣出去打球。
唯有比賽才會套上球衣
這種現象要如何解釋呢.....可能要溯源到系排創立的時候慢慢敘述
剛進來生傳的暑假,我很興奮地向系上學姊詢問生傳有沒有系排
答案是否,但學姊告訴我系上有一個很愛打球的學長
跟我說可以向他問問看
這就開始了生傳男排的創始過程
沒有球隊怎麼辦,學長說沒關係,他一定會湊到六個人
只要湊滿六人,我們就可以報比賽
果真我們真的就報了比賽
想當然爾
場上三個大一兩個大二
都是沒什麼比賽經驗的人
生傳敗多勝少
平常練球時來的人也寥寥無幾
想去野場打Play也揪不到人
久而久之
變成我一人常常往球場跑
為了不讓別人知道我是生傳的
我從不穿上球衣去球場打球,比賽除外。
大二,我接了隊長
為了提升球隊整體水準和建立球隊制度
我訂下了很多規範、管理出席率,並且重新打大家的基礎
如練球遲到十分鐘的人下次要帶球、出席率低於三分之一不予上場比賽
練球重視基本功,安排如墊牆、跑傳、拋接球等索然無味、重複性高的菜單
為了要讓大家重視練球,我時常在社團上教訓大家練球的重要性、出席率、態度等等問題
一學年下來,不但自己會疲勞,更讓原本就不願配合的人不想參與練球
生傳男排第二年,球隊資歷依然較別人低,比賽還是敗多勝少
身為隊長的我十分自責為何不能帶領球隊贏球
失落、沮喪、內疚是大二的寫照
看著別系開心練球、人多到可以組三隊的景象
一次次的仰望嘆息
我依然不會穿著球衣出去打球。
大三,為了讓學弟之後大三再接隊長,我又擔任了隊長一職
那年,進來了許多相當有潛力的大一新生
彷彿看到生傳系排即將要竄起
我很興奮地對學弟說
第一年是創始年、第二年是過渡年、第三年才是真正要成長的一年!
果真,學弟們經過嚴格的操練後都成長許多
球隊默契、氣氛也截然換新
猶如從朦朧之中漸漸看到一絲曙光
象徵著生傳男排的崛起
大四,卸下隊長的重擔
對於即將要畢業的我來說 眼下只有享受還待在生傳系排的時光
看著學弟慢慢步上軌道 心中的沉石也漸漸消失
那名為自卑的枷鎖已被解開
現在
我會去球場打球
穿著「台大生傳」的球衣前往。
然而,在低年級的我,卻永遠不會穿著球衣出去打球。
唯有比賽才會套上球衣
這種現象要如何解釋呢.....可能要溯源到系排創立的時候慢慢敘述
剛進來生傳的暑假,我很興奮地向系上學姊詢問生傳有沒有系排
答案是否,但學姊告訴我系上有一個很愛打球的學長
跟我說可以向他問問看
這就開始了生傳男排的創始過程
沒有球隊怎麼辦,學長說沒關係,他一定會湊到六個人
只要湊滿六人,我們就可以報比賽
果真我們真的就報了比賽
想當然爾
場上三個大一兩個大二
都是沒什麼比賽經驗的人
生傳敗多勝少
平常練球時來的人也寥寥無幾
想去野場打Play也揪不到人
久而久之
變成我一人常常往球場跑
為了不讓別人知道我是生傳的
我從不穿上球衣去球場打球,比賽除外。
大二,我接了隊長
為了提升球隊整體水準和建立球隊制度
我訂下了很多規範、管理出席率,並且重新打大家的基礎
如練球遲到十分鐘的人下次要帶球、出席率低於三分之一不予上場比賽
練球重視基本功,安排如墊牆、跑傳、拋接球等索然無味、重複性高的菜單
為了要讓大家重視練球,我時常在社團上教訓大家練球的重要性、出席率、態度等等問題
一學年下來,不但自己會疲勞,更讓原本就不願配合的人不想參與練球
生傳男排第二年,球隊資歷依然較別人低,比賽還是敗多勝少
身為隊長的我十分自責為何不能帶領球隊贏球
失落、沮喪、內疚是大二的寫照
看著別系開心練球、人多到可以組三隊的景象
一次次的仰望嘆息
我依然不會穿著球衣出去打球。
大三,為了讓學弟之後大三再接隊長,我又擔任了隊長一職
那年,進來了許多相當有潛力的大一新生
彷彿看到生傳系排即將要竄起
我很興奮地對學弟說
第一年是創始年、第二年是過渡年、第三年才是真正要成長的一年!
果真,學弟們經過嚴格的操練後都成長許多
球隊默契、氣氛也截然換新
猶如從朦朧之中漸漸看到一絲曙光
象徵著生傳男排的崛起
大四,卸下隊長的重擔
對於即將要畢業的我來說 眼下只有享受還待在生傳系排的時光
看著學弟慢慢步上軌道 心中的沉石也漸漸消失
那名為自卑的枷鎖已被解開
現在
我會去球場打球
穿著「台大生傳」的球衣前往。
留言
張貼留言